主編的話
劉嘉薇
疫災下雙北地方治理之個案比較研究:韌性社區與警政運用
洪俊瑋、張淵菘、王舜永、章光明
年金改革、自利傾向及自我犧牲關聯之實證研究
陳重安、董祥開、許成委
公共服務動機對公務人員創新影響之研究:兼論情緒智力中介效果
邱文智
政黨選擇性暴露視角下大眾傳媒對台灣民眾政治信任的意義探究
申佳健
編輯委員會民國111年度報告
2018年公務人員年金改革對我國文官態度之影響
蔡馨芳、郭昱瑩、余致力
政府效能與政治穩定:各國2020年COVID-19防疫成效的 一個系統性解釋
薛健吾
規模重要嗎?民間宗教型戒癮安置機構的組織運作差異
韓意慈
台灣網路霸凌專法之必要性探討:以美國與加拿大專法為探討起點
張蓉君
違憲審查、公民投票與國會立法之間的角力與折衝: 我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歷程
蘇子喬
社會企業之社會影響力評估指標建構
楊子申、江明修
為何商業化?行政法人臺南市美術館之組織環境分析
李天申
Us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Information Adoption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of the Hard Image Attributes of a City for Urban Tourism Marketing
劉松達
編輯委員會民國110年度報告
研究論文
主計人員角色衝突、溝通能力與職業倦怠關聯性之研究
王光旭、黃靜慧、陳揚中
專題論文:半總統制與民主
半總統制總統化和議會化的權力平衡、路徑依賴與憲政運作
蔡榮祥
半總統制下的無黨籍閣員:任命與立法行為
沈有忠
突尼西亞憲政體制的選擇與運作: 阿拉伯世界半總統制民主國家的個案研究
陳宏銘
圓桌論壇:修憲法庭辯論
吳玉山、蔡榮祥、李鳳玉、沈有忠、張峻豪、蘇子喬、陳宏銘
探索臺灣公務人員追求職涯成功「為官之道」的認知:Q方法論之研究
陳揚中、陳敦源、張鎧如、董祥開
全民健康保險委員會決策參與影響因素之探析:社會網絡分析的觀點
王光旭、葉謹寧、劉宜君、陳敦源、林昭吟
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的融合:瑞士與德國公民投票制度的探討
許友芳、蘇子喬
我國能源政策實施政策環評之成效分析:以離岸風電區塊開發政策之政策環評為例
陳潁峰
影響臺灣電子提案通過成案門檻之因素
林宛萱、王宏文、王禕梵
當公民參與遇上專案管理:以台北市參與式預算的專案管理為例
傅凱若、張婷瑄
新北市里層級之水災暨坡地災害脆弱性分析:全盤型脆弱性管理架構的初步應用
廖興中、張鎧如、李天申
失望與民主
許國賢
原住民族條約簽不簽?加拿大現代條約制度性經驗的本土檢視
黃之棟
臺灣勞工保險「高薪低報」行為對勞保財務之影響
簡聖哲、王宏文
什麼環境中才敢出聲?微觀、宏觀、文化、與制度途徑之「信任」對網路公民參與行為的影響
李仲彬
我國行政機關公務人力流動之初探:以跨職系流動為焦點
王貿、蘇偉業、賴怡樺
Culture and Corruption: The Blurring Effect of Confucian Relationalism on Legal Boundaries
余一鳴、蔡季安、顏志龍
公私部門轉換經驗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:以公私部門工作差異認知為中介變項
董祥開、林嚴凡
青年婚育態度與創新婚育政策主觀評價之研究
李俊達
從課責觀點探討臺灣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制度設計
黃偉茹、陳瀅羽
行為主義導向的公共政策研究:以政策工具「推力」為核心的初探
賴怡樺、林水波、陳敦源
貪腐為何難以界定?Q方法論在廉政研究之應用
余致力、方凱弘、蘇毓昌
非例行性績效業務重要性之研究:公部門管理中失落的拼圖
張佳璇、胡龍騰